欢迎您访问甘肃省有色地勘局天水矿产勘查院!

站内搜索

搜索
地质找矿
您当前的位置: 首页> 地质找矿
省有色地勘局开展地质找矿 “找什么、哪里找、怎么找”大讨论工作方案

日期:2025-04-02

作者:

省有色地勘局开展地质找矿

“找什么、哪里找、怎么找”大讨论工作方案


“十四五”以来,在省委、省政府全面推进新一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的新形势下,地质找矿工作承载着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厚重历史使命,我局虽然在地质找矿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绩,但面临基础地质调查不足、勘查投入和技术水平需进一步提升、找矿选区困难、项目储备后劲不足等一系列问题。为全面助力国家重要能源、矿产资源的国内勘查开发和增储上产,推进全局地质工作根本转变,更加主动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服务,研究决定,广泛深入地开展地质找矿“找什么、哪里找、怎么找”大讨论活动,助力全局“十四五”末和“十五五”期间的地质找矿工作,实现找矿突破。

一、指导思想

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准确把握国家能源资源安全观,以省委、省政府关于矿产资源高质量发展意见、“十四五”矿产资源规划和基础地质调查规划为基础,广泛深入地在全局开展地质找矿“找什么、哪里找、怎么找”大讨论,通解放思想、转变观念,破解难题,创新技术,推动全局地质找矿工作高质量发展。

二、目标任务

(一)聚焦战略性矿产,优化找矿布局:以服务国家能源资源安全保障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求,加快找矿突破,实现增储上产为目标,全面研究我省战略性矿产和优势矿产需形势,深入分析我省成矿地质背景和地质条件,结合全局历史找矿工作,科学划定重点找矿区域,合理部署地质勘查工作。

(二)创新技术方法,强化综合研究:以实现高效、精准、可持续发展,构建多学科合研究体系、提升找矿决策科学化水平为目标,推动全局持续开展攻深找盲、新类型矿勘查等勘查技术和找矿理论创新,加快大数据、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在地质找矿中的合应用

(三)优化激励机制,营造找矿氛围:完善项目管理制度,建立人才培育体系,提高思想认识为目标,野外津贴、职升绿色通道,优化找矿成果激励机制,充分利用各种形式信息媒介开展宣传,营造良好氛围,激发思想创新活力。

三、基本原则

(一)坚持解放思想。以解放思想为先导,以创新为动力,勇于冲破传统束缚,勇于突破固有模式,推动思想大解放,促进观念大转变。

(二)着力解决问题。把查找问题、破解难题作为大讨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,充分利用已有工作基础和研究成果,注重总结经验,确保在重点战略性矿产、重要成矿区带、勘查技术方法上取得重要进展。

(三)实行分类指导。以关键人员、业务部门为主,分层次、分处(科)室,鼓励全员参与,结合各自实际,各有侧重地组织开展讨论。

四、参加范围

局机关相关业务处室,局属各单位总工办、地勘中心、综合研究室等部门;参与人员应涵盖业务管理人员、项目管理人员、各层次技术人员等。

五、讨论主题

一是明确重点矿种与资源类型,立足国家战略需求和我省资源禀赋,梳理国家紧缺矿产(如铜、镍、钴、铬铁矿、锂、稀土等)和优势矿产(钨、钼、铅锌等),分析现有矿产资源储量、品质及开发潜力,识别“增储上产”重点对象,评估新能源、高端制造等领域对关键矿产的需求趋势。二是科学规划找矿空间布局,密切结合我省重要成矿区带,系统分析成矿地质条件,探讨建立“地质大数据+人工智能”成矿预测模型,圈定应深化开展工作的重点成矿区带、找矿靶区,挖掘矿山接替资源的区域以及可探索布局的浅覆盖等新兴潜力区。三是创新技术方法与实施路径,探讨深地探测技术(如三维地质建模、高精度物探)、覆盖区找矿方法组合、遥感等新技术应用、生态敏感区勘查工作的可行性;探索不同资金合作模式的勘查工作;不断创新技术集成应用方法组合,构建智能勘查技术体系,保障绿色勘查技术应用以及科研协同攻关措施。

六、实施步骤

2025年3月20日至12月31日,分三个阶段进行。具体安排如下:

(一)广泛讨论阶段

时间:2025年3月20日—2025年6月20日

主要任务是提高认识,统一思想,聚焦制约地质找矿突破的关键问题,提出解决问题的初步思路,做到“问题精准,思路创新”。

1.个人建言。激发个人积极性,开展全员讨论,有侧重地从矿种、找矿区域和方法手段等不同方面提出建言。

2.部门讨论。各院业务相关科室、地勘中心围绕各自职能定位,组织座谈研讨个人建言,完善形成部门想法。

3.集体思路。各院组织部门、个人代表座谈研讨,聚焦问题、综合研究提出院级解决思路。

4.交流宣传。及时进行单位内部交流,通视频会议形式,建立单位间互相交流机制;开展多形式媒介宣传,在局、院门户网站开设“金点子”专栏,征集大讨论相关文章,扩大影响力。

预期成果:

1.各院相关业务负责人(含总工或分管院领导、总工办主任、综合研究室主任及其他业务科室负责人)提交个人建议,每人1篇。

2.各院每月在门户网站发布信息不少于5条,在甘肃省自然资源报发布信息不少于3条。

3.各院整理形成单位成果报告。

(二)深化讨论阶段

时间:2025年6月20日—2025年9月20日

主要任务是研究各院成果报告,开展专题调研、组织研讨,做到“成果可用,建议可行”。

1.专题调研。由地质处组织,针对各院成果报告中提出的关键地质问题开展调研,进一步分析研究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措施。

2.座谈交流。以主攻矿种、重点勘查区域、创新工作方法为主,由兰州院、天水院、白银院、张掖院、地调院分别组织局属各院开展横向座谈交流;地质处组织各院主要技术人员开展纵向座谈交流。

3.成果集成。地质处在交流座谈的基础上,广泛采纳各方建议,形成全局成果报告。

预期成果:

1.调研报告。

2.成果报告。

(三)成果应用阶段

时间:2025年9月20日—2025年12月31日

主要任务是对讨论活动成果进行总结应用,部署落实,做到“总结全面,落实明确”。

1.各院根据大讨论成果,重点规划各院“十五五”地质找矿项目,建立各自项目库。

2.局地质处统筹各院讨论成果和项目库,建立局“十五五”项目库,提出2026年工作计划。

3.将讨论划的项目纳入《甘肃省有色地勘局“十五五”矿产资源勘查规划》编制。

预期成果:

1.形成各院项目库。兰州院、天水院、白银院、张掖院、地调院项目分别不少于50个,陇南院、矿研院项目分别不少于25个。

2.形成全局项目库。项目总数不少于300个。

3.以《甘肃地质》增刊形式出版大讨论成果集。

七、工作要求

(一)坚持问题导向:每个讨论主题需梳理“三个清单”(优势清单、问题清单、对策清单),形成院级成果。

(二)强化数据支撑:所有观点需附基础地质数据、分析报告等实证材料。

(三)突出创新思维:鼓励提出大数据、人工智能找矿、云计算等前沿技术方案。

八、组织领导

(一)加强组织领导。整体工作由局总工负责,地质处牵头,各单位地质业务主要负责同志为本单位大讨论活动第一责任人,负责统筹协调。

(二)落实工作责任。各单位要把组织开展大讨论活动作为今年的一项重要任务,列入计划,统筹安排,明确责任,协调推进。

(三)强化舆论引导。充分利用网络、报纸等媒体和信息简报,多层面、多形式引导宣传,及时报道活动进展情况。

附表1: 地质找矿大讨论主要工作安排表.docx
    附表2: 地质找矿大讨论主要工作进度表.docx



版权所有 甘肃省有色地勘局天水矿产勘查院    陇ICP备2023001175号-1

地址: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社棠东路7号 电话:0938-2518910(办公室) 传真:0938-2518910 邮编:741024

甘公网安备 62050302000313号

关注公众号